新闻

News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新闻

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联合发布 《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04 来源: 作者: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8月3日,“数字文化产业迈入新时代——数字文化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承办。与会专家表示,数字创意产业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火车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朝戈金担任发布会主持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卢中原表示,数字文化产业想要发展,最重要的是顺应三大规律。一是遵循文化创作的个性化、非标准化、不拘常规、不可复制、不可预测的规律;二是遵从数字产业特有的技术规律和产品生命周期,使高风险产品能够取得成功和回报;三是遵从市场规律,衔接供求。他希望,数字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携手为市场提供有效供给,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认为,应把握数字文化产业趋势,推动新文创大力发展。从实际发展进程来看,互联网科技给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远超出学者的预言和人们当初的想象。“科技的发展,短期内最有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党委书记、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表示,此次发布的《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是社科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继《文化蓝皮书》系列之后推出的又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是我国第一次全面展示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和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的成果,在我国数字创意和数字文化领域不啻一次具有创新性意义的文化事件,是跨部门跨学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系于经济军事硬实力的快速增长,同时更重要的,是看我们能否向当今世界贡献出直指人心的中国文化,贡献出具有典范意义的新的中国文明。


      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明介绍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前沿趋势。他首先分析了国际数字创意产业前沿趋势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他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颠覆的时代,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正在融合形成以网络为依托,以数据为关键资产,以高度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带动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兴数字创意产业。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战略,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数字技术影响的未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充分占有信息基础上的做出科学预测,管理和“驯服”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首要任务。


  他按照教科文组织编制的《2009联合国文化统计框架》中的行业分类体系,分享了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服务、旅游、体育、教育等7个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案例,并对国际数字创意产业的综合趋势进行了归纳。


  张晓明表示,研究显示,新兴技术正形成数字创意新的基础架构。一方面,新技术将从消费向生产渗透,带来全要素效率升级,提升消费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领域的结合,催生了O2O、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此外,国际创意产业还呈现出数字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同步向智能化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场景化设计”带动“集成式创新”、从产品技术创新转向“数据驱动”的管理创新、创意型人力资本是数字创意产业最核心竞争力等重大趋势。


      在报告发布环节结束后,现场6位嘉宾展开了圆桌对话。


      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对本次发布会做了专题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