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新闻

哲学研究所主办《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2018—2019)》筹备暨撰稿国际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2-17 来源: 作者: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12月16日,《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2018—2019)》筹备暨撰稿国际研讨会在哲学研究所举行。会议由哲学所主办,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协办。


      哲学所党委书记、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致辞。他指出,《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2018-2019年)》是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启动的《中外文化交流年度报告》系列的首部著作,也是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向中俄建交70周年的献礼之作,得到了社科院和哲学所领导的重视。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和普京总统将中俄两国关系重新定义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也标志着两国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标准。本次报告的撰写和发布,一定会对进一步促进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产生升华作用。


      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文化报告》项目策划李河研究员提出了撰写《文化报告》的目标、要求和建议。他指出,撰写和发布《文化报告》的目的是,加强中俄两国研究人员的合作研究水平;对两国的文化相关管理与决策部门提出必要的咨询;对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有指导作用。李河要求撰写《文化报告》要注重事实,善用数据,注重论断;同时要在《文化报告》的正式文本中突出中俄文化交流中取得的成就。当然,两国学者在研讨时也不能回避问题和挑战,由此有必要通过充分讨论形成“中俄文化交流的问题清单”,作为内部成果供两国有关部门了解。他还建议将《文化报告》做成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每年定期举办“中俄文化交流年度论坛”,并探索其他形式的进一步合作。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全球化系教授丘马科夫在发言中,建议《文化报告》在俄罗斯国内进行同步发布和出版,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媒体渠道的合作,在俄罗斯民众和政府部门中产生相应的影响力;建议双方在未来的合作中筛选优质期刊相互发表研究成果,并争取通过共同努力,在未来两三年内对两国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建议通过双方的合作平台,邀请更多两国学者参加彼此的国际研究交流平台,从而促进两国学者间的交流合作。


      《文化报告》的双方撰稿人在会上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交流相关意见建议。李河介绍了总报告撰写框架,总报告内容由五部分组成,包括:具有展望性质和哲学高度的主报告、依据中俄两国政府间的协议政策进行的交流、中俄两国文化贸易交流和中俄两国旅游交流以及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热点案例研究。报告非常重视数据的作用,希望发布的是双方最具有冲击力和代表性的数据。

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人文计算部的王凌燕汇报了数据团队针对本次《文化报告》开展的工作内容,包括数据需求整理、确定数据采集源头、数据采集与分析、试验数据结果等,同时分析了在数据采集和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需求不清晰、标准不一致、信息滞后严重和数据过于碎片化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阿斯塔菲耶娃教授就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提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对话,文化交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文化发展在今天的时代,尤其要表达为创意经济的发展。考虑到这样的基础,本次《文化报告》的研究应当成为关于文化政策的咨询性研究。同时她提到,中俄两国的文化互动不只有双边交流,也在多边国际组织中有着非常深厚的合作基础,双方在许多重要国际组织中保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合作推动了许多实质性项目,这也应当引起研究团队的关注。


      康达科夫教授从哲学角度就中俄文化交流问题提出了看法。他表示,两个伟大文明间的共同点可以构成双方对话的基础,双方的差异则使双方对彼此持续保有兴趣。中俄两国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务实的合作,双方在领土、文化、历史、民众等层面都高度相似,同时,两国也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俄两国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为世界文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蒂金斯基主任从全球在地化角度介绍了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现状。他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政府在进行国际交流时,都面临着一个双重任务,即如何在保持自己文化独特性的同时,拓展本民族文化的边境,与全球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作为全球在地化交流的典范,在文化、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有着全方位的交往。近期俄罗斯民调显示,俄罗斯民众认同中国是其最有价值的合作伙伴。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模式可以为如何处理地方化、大众化和全球化的关系提供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


      张晓明研究员认为,要明确智库型研究的第三方定位,突出研究机构的中立性;应当寻求报告结构的一致性,由两国学者团队针对同样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分析,将成为《文化报告》的突出亮点和开创性研究方式;两国专家团队应标明各自分析的数据依据,实现相互支撑;两国专家团队应当秉持充分交流,相互包容,持续探讨,逐步趋近的研究态度。


      王恒副教授、蒋多助理研究员、奇日科夫研究员分别就中方旅游分报告的进展情况及未来计划、中方文化贸易报告的进展情况和主要结论、俄方教育交流报告的主要结论做了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