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 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特聘教授(2020-2024)
专业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解释学、符号哲学、文化哲学);外国文化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学术背景
1978年2月到1985年1月,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77级、硕士81级
1985年2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
1985年到1994年,参与翻译编辑《外国著名思想家》大型翻译文库(共出版67本思想传记翻译)。
1988年5月到1989年4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
1998年4月到1998年10月,美国密西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1年9月到2003年10月,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院访学
2004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
2011年11月到2012年5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0年到2012年,兼任《世界哲学》主编
2017年至今,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
主要作品
1. 近期主要论文
《从“代理”到“替代”的技术与正在“过时”的人类》(2.9万字),《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强制阐释论”与阐释的开放性》(2.6万字),《学术研究》,2021年第12期
《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民族哲学”?》(2万字),《开放时代》,2019年第5期
《澄清概念是承诺立场的前提:再论“民族哲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
《从“根系式生存”到“漂泊式生存”》(1.5万字),《求是学刊》,2018年第2期
《当“纵向传统”遇到“横向传统”》,(0.3万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26日
《传统:重复那不可重复之物----谈谈“传统”的几个教条》(3.9万字),《求是学刊》,2017年第5期
《“哲学的启蒙”与批判的理性》,《哲学动态》,2017年第1期
《当“启蒙”遇到“国际政治”:后发国家的启蒙辩证法》(2.3万字),《求是学刊》,2016年第5期
《哲学中的波西米亚人:德勒兹“重复”理论》(1.7万字),《哲学动态》2015年第6期
《“一带一路”与中国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2万字),《文化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14-2015)》总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9月版
《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国际政治意涵》(1万字),载《理解文化论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
《“解构论的解释学”及其范式转换》(1.5万字),《哲学动态》,2013年第10期
《东亚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与中华文明圈的解构》(2.1万字),《战略与管理》2012年9/10
《当资本的逻辑替代了文化的逻辑》(6千字),载《瞭望中国》,2012年7月
《弗洛伊德和〈释梦〉》(1.5万字),《伽德默尔和〈真理与方法〉》(1.5万字),载《西方哲学读本》,群众出版社2012年9月
《语言的灵与肉》(1.3万字),《哲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Repetition:激进解释学的理论取向》(1.5万字),《哲学研究》,2010年第4期
2.主要著作和译著
《后发国家的启蒙辩证法:一种批判的历史哲学》(23万字,独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22年3月
《中国乡村文明的百年巨变:从“乡土中国”到“城乡融合中国”》(17万字,独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22年4月16日
《文化观念的范式转换》(38万字,独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年11月
《“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发展环境与重大问题研究》(5万字,第二作者),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1月
《走向“解构论的解释学”》(25万字,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2月
《西方政治哲学经典》(60万字,编著第二作者),人民出版社2009年
《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38万字,独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17万字,独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文化是一个故事》(5万字,独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从现象学到解释学》(编译著,18万字),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3月版。
主要获奖荣誉:
专著《巴别塔的重建和解构》获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2011)
译著《胡塞尔思想的发展》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成果译著一等奖(1999)
2019年研究报告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优秀对策研究一等奖。
2011年调研报告获国家民委2011年成果二等奖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策划文案《水利天下,大河文明》获中国贸促会方案竞标一等奖(2007)
博士论文《概念栖身于语词世界》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论文三等奖(2004)
重大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A类重大课题《世界文化多样性研究》,担任课题主持人,首席专家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项目“文化哲学的谱系及若干问题研究”
担任中俄合作课题《后苏联时期的文化政策研究》(2015年-2018)、《中俄文化交流的哲学基础》(2019-2022)课题主持人,首席专家
主编《我们究竟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民族哲学”》(文集)、《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2018-2020)》、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中国书系”多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