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北京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曾长期从事美学、艺术史研究。2000年以来,注重国家文化发展与文化政策研究,涉及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各类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等重大专题,尤其开始运用文化经济学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
曾任中国文化蓝皮书(系列)主编;文化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事务部际协调机制成员、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文联文艺批评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曾受聘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等。
1978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83年调入中国戏曲学院任教
1985年应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杂志,任编辑、副编审后转入美学研究室和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
1991年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受聘兼职研究员
2002-2005年曾受任山西大学特聘教授,为艺术学硕士研究生讲授“艺术学”和“西方美学”课程
2014年退休,现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返聘继续工作。
Name: Zhang Jian-gang
Birth Place: Beijing Birth Date: December, 1952
Introduction
Professor, research fellow, deputy director of China National Centre of Cultural Studies, CASS. Master of Philosophy. Specialized subject is aesthetics, semiotics, history of ar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olicies. Main works include the Origin of art (1996),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2013), Opening up a Field of Vision to the Cultural Economy (2014), etc.
In 2004-2013, he participated in the most meetings in UNESO on the Convention on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as a member of Chinese delegation. Since 2011, he was invited to be a member of expert council on national public service of culture by China culture ministry. He is a chief-editor of China Blue Book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cademic Specialty
· Former editor of the Blue Book of China’s Culture (series);
· Member of the Inter-Ministeri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s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 Expert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Member of the Artistical Critic Association Council of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 Member of the Counci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esthetics;
·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Music at Shanxi University;
· Distinguished Fellow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Work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 Rehired at the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Culture Studi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CASS) since retirement in 2014.
·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Music at Shanxi University;
· Adjunct Researcher since the Cultural Study Center (the former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Culture Studies) of the CASS was found in 2000.
· M.A in Philosophy in 1991.
· Associate Senior Editor of the journal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Philosophy I) from 1985, Transferred to teach in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 B.A in Literature, 1978,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China.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公共文化首席专家
1.著作和译著
《制度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
《文化经济学视野的搭建》,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版
《章建刚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版
《艺术的起源》(与杨志明合作),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艺术化生存》(与聂振斌、滕守尧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与王亮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思辨的想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主题史》(与聂振斌等合作),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译著)第3章、第6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译著)第1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荣格》(译著,与陈静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托尔斯泰》(译著,与龚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论文和文章
《陶器肩腹分化和人的审美活动》,《文物》1987年第8期
《艺术起源劳动说再探索》,《哲学研究》1991年第8期
《对起源过程中艺术的某些趋势的考察》,《思想战线》1992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符号概念》,《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
《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何谓审美文化》,《哲学研究》1996年第12期
《知识经济:知识人文化的趋势》,《科技日报》1999年12月25日第五版
《儒家伦理、市场伦理和普遍伦理》,《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
《中国‘舞’台原创与市场的突破点》,《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科学发展的文化向度和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哲学动态》2009年第5期
《通往城市批评的美学之路——当代城市景观美学的三种资源》,《世界哲学》2011年第4期
The Ideal Target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y,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Spring,2003
《迎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代》(即《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与张晓明、胡惠林合作),《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02年2月第1版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历史性转折》,《2007年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总报告, 2007年11月版
《发展问题与民族问题:治疆政策的两个维度》,《文化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12)》, 2013年3月
《文化产业:中国的定义及发展进程》,《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2013年3月版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景观设计实践的兴起》,载施惟达主编:《城市化与文化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版
3.译文
《鲍桑葵的艰奥美概念》,《哲学译丛》1986年第5期
《鲍姆嘉通的美学:一种后伽达默尔式的反思》,《哲学译丛》1990年第4期
《艺术与科学:波普尔式美学论纲》,《哲学译丛》1990年第4期
《参与美学:对杜威的超越》,《哲学译丛》1993年第2期
《‘原始赝品’、‘旅游艺术’和真实性的观念》,《哲学译丛》1995年专刊
《哲学语言的起源》,《哲学译丛》1996年第5-6期合刊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哲学译丛》1998年第3期
《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
《<英国美学杂志>40年》,《哲学译丛》2001年第2、3期连载
“陶器肩腹分化和人的审美活动”获1986年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优秀论文。
参与写作的《艺术化生存》获199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参与写作的《哲学与文化》2000年获哲学所专著类一等奖。
《艺术的起源》2000年获哲学所优秀成果奖。
“儒家伦理、市场伦理和普遍伦理”获2001年哲学所优秀成果优秀奖。
《山西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获2007年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百部工程”一等奖。
“《保护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制定和我们的机遇”获社科院2006年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改革务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即《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总报告”,获2010年社科院优秀对策咨询二等奖。